住宅設計的未來式 從 nLDKX 到世博會的生活藍圖
2025「住宅設計的未來式」論壇,描繪出下一世代的生活樣貌,從新興的「nLDKX」概念,在 LDK 前加上彈性的「n」,也在後方納入「X」象徵跨界功能,強調住宅不再受限於幾房幾廳,依照居住者需求隨時變化。這類思維與大阪世博會所呈現的「生命閃耀光輝的未來社會」如出一轍,從日本住宅格局的變化與國際展會角度,看見日本長期以 LDK(客廳、餐廳、廚房)為住宅核心,隨著微型住宅與多元生活型態的興起,此一模式已難透過準確定義居住空間。未來,居家空間也將融入截然不同的生活多樣性、變化度以及人本價值。
2025「住宅設計的未來式」論壇現場。
TnAID 與《i室設圈|漂亮家居》的協力推動
本次論壇是由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(TnAID)與《i室設圈|漂亮家居》共同主辦,協會不僅提供資源平台,也希望透過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交流活動,協助設計師能掌握國際趨勢、拓展專業視野。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理事長袁世賢指出,這不僅是一場針對住宅空間與未來生活趨勢的設計論壇,也是一次設計專業與跨域交流的契機,並將「nLDKX」與「2025 大阪世博」兩個主題,串連成為關於空間彈性、生活想像與永續發展的討論平台。
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理事長袁世賢開場致詞。
《i室設圈》總編輯張麗寶指出,包含單身與熟齡共居、寵物家庭以及微型住宅等現象,使得住宅樣貌大幅轉變;設計師必須超越傳統格局,全面理解使用者真實需求,藉由嶄新設計創造更多生活可能性。
《i室設圈》總編輯張麗寶開場分享。
瑋奕設計方信原 nLDKX 下的非典型住宅思維
瑋奕設計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方信原,以對空間本質的探究與對使用者行為的觀察,長年挑戰市場對住宅格局的既有認知,對於許多住宅雖經改造,仍停留在「拆掉一房、變成書房或開放空間」的有限變化,難以真正突破居住模式。他在 nLDKX 的架構下,主張住宅應具備更高的變化度與多功能,並以兩個案例闡述理念。
瑋奕設計方信原。
第一、「魔術盒」,透過純白色調與可移動式衝孔鋁板,打造光影變化與回字型動線,而將戶外綠意與採光引入室內。核心是個 330×180 公分的多功能量體,兼具收納、隔間與場域轉換之效,使得空間可依需求開合變化。另一案例是「遊樂園」,運用破碎片狀結構與活動家具,創造趣味性與互動性。尤其,拉門與大型推門可成為孩童的塗鴉牆,旋轉門則提供更多空間組合。方信原認為,設計師的責任不是迎合消費者的原有印象,而是引導他們看見住宅的不同可能,讓家成為生活容器,而非單純坪數與功能拼湊。
簡報案例基地分析。
思為設計徐文芝 大阪世博的未來生活啟示
思為設計總監徐文芝,援引 2010 上海世博台灣館的規劃為例,並在 2025 大阪世博再度投入台灣館設計思維。她也分享,大阪世博以「讓生命閃耀光輝的未來社會」作為主題,並非單純展現科技,而是回到生命本質當中,探討人類與環境、科技的綿密關係。整個場館設計突破傳統,由生物學家、動畫導演、機器人專家、音樂家等跨領域人才,並且策劃八大「生命主題館」內容,以沉浸式展演引發觀者對未來生活的不同想像。
思為設計徐文芝。
徐文芝觀察,世博的臨時性建築反而帶來其他設計自由度,不必受制於永久結構的僵化規範,因此得以嘗試不同材料與結構手法,例如日本館運用傳統木構技術結合現代環保概念,創造可行走的多層次觀景平台等。她也認為,這種跨界彈性,正是未來住宅與城市設計的重要發想,空間應具備持續轉換的可能性,同時可以包容多元生活場景。
援引世博台灣館為例。
從 nLDKX 的彈性住宅到大阪世博的跨界展演之間,個人住宅與城市設計的未來不再追求單一模式,是以人為核心,兼顧生活的多樣性、趣味性與永續性。透過設計論壇這類交流平台,設計師不僅能掌握全球趨勢,更能從跨領域經驗中激發靈感,將「未來式」的理念化為當下實踐,來為下一世代描繪出更豐富而自由的生活藍圖。
更多精彩內容 https://www.idshow.com.tw/idtalk
國際設計獎項服務規劃 https://award.idshow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