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ATA 圓頂住宅 沙漠中原型建築美學解析
設計師 Anastasiya Dudik完成一座未來感與原始感並存的圓頂建築HATA 圓頂住宅(HATA Dome House),位於美國加州鋸齒山(Sawtooth Mountains),這棟作品不只展現居住實驗,更是一場建築作為人類生存工具的反思。從建築外觀到在地工法,建築哲學回歸本源思維,HATA 除了提供居住形式,也是一套未來生活的建築語言。
圓頂住宅(HATA Dome House)外觀。(圖片來源:Archdaily)
圓頂住宅 重新詮釋太空棲地的地球實驗
建築師就像太空計畫中的設計師,開始預想未來極限環境中的棲居形式,HATA 圓頂住宅的設計思維,並非來自鋼筋混凝土的當代主義線條,而是源於人類史前文明中的半圓形棲所原型。建築團隊從納瓦霍人傳統結構中找到靈感,並將這種天然、順應環境的幾何形制轉化為可被量產、快速組裝的建築空間。
圓頂的幾何結構除了能有效抵禦強風與外在熱力,也削減了能量流失,球形結構本身就具有熱效率優勢與空間性張力的雙重功能,內部無柱空間營造出包覆性的五感體驗,讓使用者接收到一種近乎太空艙般的封閉安全感。這是 HATA 的建築語彙,它是地球上的太空艙,是極限環境而生的未來住宅。
圓頂的幾何結構能有效抵禦強風與外在熱力。(圖片來源:Archdaily)
沙漠建築 在地材料與低耗能源
HATA 圓頂住宅座落於美國加州高地沙漠地帶,建築師並未強行將城市語言移植,而是選擇融入荒漠的在地肌理,外部牆體運用高反射性的石灰基塗料,有效反射日照並且降低吸熱;建築構造則利用可再生木材與氣凝膠絕緣層,強調對能源效率的趨勢追求。
住宅完全脫離市政基礎,具備獨立供水與電力系統設備,例如太陽能板、雨水收集、灰水循環等設施皆一應俱全。這不只是對自然資源的回收利用,也是一種在地建築思維的完美實踐,建築不必然成為地景的破壞者,而是成為地景的一份子。
外部牆體運用高反射性的石灰基塗料。(圖片來源:Archdaily)
荒漠拔地 未來原始主義下的建築哲學
HATA 改變以往做法,以「未完成性」與「粗糙度」作為空間價值,不同於大多數將現代性視為建築終極目的,這與「未來原始主義(Future Primitive)」的設計思維相互呼應,它不是對過去的緬懷,而是對未來極限情境中的重新發現。
裸露的結構體、不經修飾的內牆、與地形起伏對應的建築基礎等,共同傳遞一種未被文明洗禮過的空間感,沒有繁複的家具與裝飾,而是保留「使用者介入創造」的痕跡,使得居住者不再是使用者,而是共創者。
空間中沒有繁複的家具與裝飾。(圖片來源:Archdaily)
HATA 圓頂住宅並不在於其「外觀吸睛」,而是其結合原始形制與未來技術,在極端氣候與資源稀缺的現在,真正能長久存在的建築形式,是能與環境共生、與人互動、能自給自足的空間機體。HATA 不只是一棟房子,它是一種提問型態,當未來無法依賴現代系統時,我們如何用最少的資源,創造最深層的人居體驗?當這就是 HATA 的魅力,不以風格征服視覺,而是以邏輯穿透時間。
標籤 : HATA 圓頂住宅;沙漠;建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