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極簡建築到巷弄脈絡 成功大學東寧學生宿舍
成功大學東寧學生宿舍全新建築落成引發熱議,它不僅是一座宿舍,更是蘊含了建築思辨的居住空間,坐落在台南市區與校園邊界,從極簡主義語彙的運用、校園環境的重塑,深度嵌入台南巷弄語境的設計策略,東寧宿舍不只回應了學生居住需求,更成為一場關於空間、公領域與在地生活的當代實驗。
成功大學東寧學生宿舍外觀。(圖片來源: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官網)
極簡建築去風格化 讓生活成為主角
東寧學生宿舍給人第一眼的印象,便是「純粹到幾近消失」的建築外觀,設計團隊刻意突破傳統學生宿舍常見的制式造型與繁複立面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「去風格化」的極簡語言。建築立面透過清水模灰牆、穿孔金屬、低飽和度的線性構成,營造一種冷靜克制的視覺感受,沒有多餘裝飾以及明顯的色彩對比,每個設計都回歸空間本質,將使用者生活的痕跡視為真正的「裝飾」。
這類設計策略不僅呼應當代建築中「生活即場域」的思潮,也表現出高密度城市中少見的沈靜性,建築本身如同空白畫布,可以容納學生在其中描繪自我。另外,每一間房、每一道牆、甚至每個陰影留白,都是對個體生活狀態的尊重。
建築立面採用清水模灰牆。(圖片來源: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官網)
翻轉大學宿舍的空間邏輯 集體住宿到共感交流
傳統學生宿舍一般被規劃為單純的臥室集群,但是成功大學東寧宿舍在空間規劃上明顯跳脫,設計者有系統地引入「生活共享」概念,利用開放廊道、共用廚房、交誼空間與半戶外平台,打造學生間的社交動線與情感交流場域。引用「模糊邊界」的設計語彙,使得私人與公共空間產生交融,也打破了過往宿舍如同箱格分離的空間印象。
尤其,共享空間並非裝飾性附加,而能帶入整體建築規劃核心,打開房門即見他人。這不僅拉近了學生的微型交流,也重新定義了大學校園中的團體氛圍。宿舍不再只是提供「住的地方」,而是生活經驗與價值觀念交會的場域,構成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互動禮儀。
開放廊道。(圖片來源: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官網)
建築作為城市延伸 巷弄脈絡的融合設計
東寧學生宿舍的最大亮點,在於它對台南城市紋理的敏銳感受,建築團隊從台南特有的巷弄文化出發,而將宿舍融入周遭低密度的老街氛圍,建築量體配合地勢錯落、退縮,並以開窗與迴廊創造視線穿透,使得建築彷彿延續了巷弄的蜿蜒與穿梭。這類策略成功模糊了建築與城市的界線,不僅降低視覺衝突,也激發社區與校園之間的互動可能。
另外,設計巧妙加入地景,保留原有樹群、設置隱性綠牆,使得宿舍不只是一棟建築,更成為一段與在地共生的綠色走道。學生不僅在宿舍生活,也在這座半開放空間中重新理解,體驗「台南」作為生活背景的文化厚度。
將宿舍融入周遭低密度的老街氛圍。(圖片來源: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官網)
成功大學東寧學生宿舍不僅只是設計實驗,更是一則針對當代學生居住,引領城市融合與公共生活重新思考的建築宣言,它並非以一座驚豔奇觀建築自栩,而是一種細膩介入的建築空間,在極簡中表達自由,在共享中強化社群,在巷弄中感知脈絡。
更多精彩內容 https://www.idshow.com.tw/idtalk
國際設計獎項服務規劃 https://award.idshow.com.tw
標籤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