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林首座總圖「耕雲圖」揭幕!知識新地景

蔡哲明 發佈時間 : 2025/7/21

雲林縣級總圖書館「耕雲圖」籌備多時,強調「耕雲播種、知識萌芽」精神,預計 2027 年動工,選址虎尾高鐵站特區,以其極簡純白的建築語彙、地標級的閱讀空間與多功能藝文場域,開啟地方閱讀與公共文化的新篇章。



耕雲圖;圖書館;雲林雲林縣級總圖書館「耕雲圖」外觀模擬圖。(圖片來源:雲林縣長張麗善臉書粉絲專頁)



 



純白極簡建築 打造耕雲意象下的靜謐之境



 



「耕雲圖」一眼望去,彷彿一座漂浮在農田與都市交界的純白方舟,由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操刀,採用極簡主義語彙,外觀透過白色清水混凝土與穿孔鋁板包覆,創造如同雲層流動的輕盈感。建築體量展現錯落有致,猶如稻田間的耕作,與基地「耕雲」之名呼應自然與知識。



別於傳統圖書館的閉塞與沉重,「耕雲圖」凸顯通透性與流動性為核心,透過天井與垂直中庭引入自然光,漫步閱讀,有如穿行在雲間。全區建築採綠建築標準設計手法,不僅兼顧節能與美學,也展現出新世代圖書館應有的公共性與開放性。



耕雲圖;圖書館;雲林一座漂浮在農田與都市交界的純白方舟。(圖片來源:雲林縣長張麗善臉書粉絲專頁)



 



成為閱讀新地標 打開知識視野



 



「耕雲圖」重新定義「閱讀」的公共空間,也不止於圖書館,園區包含資訊圖書館、典藏圖書館、兒童閱覽室、地方文獻室與學習共享空間等多元分區,可以滿足不同年齡層與閱讀需求的族群。當中最吸睛的是位於建築核心的「耕閱中庭」,挑高約莫七米,玻璃帷幕圍繞,自然光線傾瀉而下,作為知識流動的具體象徵。



為了回應數位時代的閱讀習性,打造雲林首座智慧型圖書館,耕雲圖也引進了多媒體借閱、自助借還書系統及沉浸式互動展區,不僅為學子提供靜謐學習空間,也讓家庭、長者、創作者能在此找到各自的閱讀節奏,使得「圖書館」真正走進人群,而非高不可攀的象牙塔。



耕雲圖;圖書館;雲林園區包含資訊圖書館、典藏圖書館、兒童閱覽室、地方文獻室與學習共享空間等。(圖片來源:雲林縣長張麗善臉書粉絲專頁)



 



化身藝文基地 孕育地方文化創生



 



耕雲圖的誕生更是一座藝術與文化的聚場,透過靜態展覽、讀書會、手作課程等多元活動,利用園區內展演廳、策展空間、創客基地與工作坊教室,以此連結地方文化創作與青年藝術,館內也積極與在地藝文團體合作,使得圖書館不僅承載知識,更是文化實踐推手。



另外,耕雲圖也將自身定位為「區域文化樞紐」,從而串聯虎尾、高鐵雲林站與未來計畫的文化場域,成為一條知識與藝術並行的文化走廊,透過空間的驅動力,使得圖書館成為地方創生與文化自信的實踐平台。以圖書館作為跨領域整合、連結社群、觸發創意的複合場域,對於雲林而言,耕雲圖的動工更像是一座向未來喊話的文化基地,象徵地方具備世界級的文化設施。



耕雲圖;圖書館;雲林耕雲圖串聯虎尾、高鐵雲林站與未來計畫的文化場域。(圖片來源:雲林縣長張麗善臉書粉絲專頁)



 



建築不再僅僅是承載空間的容器,而是承載公共精神與文化想像的實體,「耕雲圖」正是一個建築典範,它讓我們重新思考圖書館在21世紀的不同意義。耕雲圖以建築美學與功能創新回應時代需求,在沉穩簡約的建築線條之中,孕育出閱讀、創作與共享的多重可能。



更多精彩內容 https://www.idshow.com.tw/idtalk

國際設計獎項服務規劃 https://award.idshow.com.tw


標籤 : 耕雲圖 圖書館 雲林